发布时间:2025-10-09 人气: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416实验室以其创新精神在电子设计竞赛中乘风破浪。近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硝烟还未散去,该实验室指导的7支队伍在江苏省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表现抢眼,共获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更有三支队伍进入国赛综测阶段,有望再创佳绩。这不仅是对实验室近年来的新突破的肯定,也反映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清晨八点,竞赛官网公布题目后,416实验室的队员们立刻投入到激烈的竞争中。在秦云教授的远程指导下,他们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选题论证和方案设计,并在接下来的72小时内将电路图转化为实际运行的系统。
以获得省一等奖的“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实验装置”团队为例,队员们需要在PCB板上焊接200多个元件,编写超过5000行的CCS代码,实现电路信号的采集与控制。队长韩涛表示,团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尤其是电流控制问题。最终,他们通过调整采样电压系数和优化滤波算法,成功将直流输出电流控制在2A左右,误差不超过0.05。这种在高压环境下快速定位问题、协同攻关并另辟蹊径的能力,正是416实验室所强调的“工程化思维”的体现。
走进416实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道酬勤”四个大字,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实验室负责人秦云教授,人称秦导,他倡导并践行着一种独特而高效的实验室文化,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在这里,无论是技术难题还是新想法,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2025年国赛中,这种培养模式得到了充分验证。一等奖团队的核心技术源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队员谈译辰表示,他们的电路结构和控制算法是团队结合专业知识讨论实践的结果。
在416实验室,有一群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的学子。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工科人才的坚韧与执着。以黄峰一组的E题参赛为例,他们在竞赛封箱前的最后几小时依然坚持在赛场,最终以不屈的决心和执着追求的精神,荣获省一等奖。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416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新一代学子们专注地调试着电路板,他们的身影与墙上“天道酬勤”的标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416实验室人才培养的风采,也映射了中国新工科人才培养征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彰显了新一代工程人才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